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是三级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科医院,在岗员工660人。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规范医疗秩序,既是医院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行业作风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努力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得益于加强行风建设,市妇幼保健院载誉而归,先后获得“全国百姓信赖专科医院”、“省先进保健院”、“省巾帼文明示范岗”、 “广东省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暨南大学研究生培训基地”、“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级优质服务窗口”、市直“公述民评”满意单位、“全国妇幼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开展作风专项治理行动,拒收红包成常态
针对病患送红包、医生收红包等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来连续加强监管。去年,国家卫计委发文要求,从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须设立统一投诉电话,并印刷在协议书上,医患双方的协议书,要纳入病案管理,归档保存。对此,清远市妇幼保健院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廉洁自律,坚决抵制收取红包现象。
坚持不懈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公开向社会、群众承诺“十二不准”。从5月1日起,医院和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累计签署协议书13292份;签署《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29份。
除了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常规动作”,市妇幼保健院还开展了“自选动作”,通过行业作风专项治理活动,严禁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和红包,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院精神面貌明显改进,医德医风明显加强,服务态度明显好转,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廉洁行医、赶超比学热潮在医院蔚然成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据统计,2014年全院各科室共拒收红包158封,收到锦旗52面、表扬信92封;“服务评价器”累计接受患者评价328224人次,其中满意320366人次,群众对医院综合满意度评价为97.61% 。
强化领导责任,把行风建设纳入综合目标管理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圣洁之地,行业作风又是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市妇幼保健院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职业道德、行风建设,坚持两手抓,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医院的整体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医院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强化主要领导责任。医院成立了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负总责,副院长任副组长,具体分工负责,党办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各科室也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每科均设质量管理员。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不仅如此,医院还把行风建设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医院行风建设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检查评估,年终有总结评比。市妇幼保健院共有6个党支部,按照医院的《党支部及党员“双目标”管理实施办法》,每季度对党支部、党员进行考评,把行风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考核评价以100分为标准,对各党支部、党员工作业绩,纳入党支部、党员管理实施奖惩,与责权利相结合,与劳务分配相挂钩,医德医风问题采取一票否决制。由于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奖惩,使行风建设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长效机制,抓好重点环节
加强行风建设,需要领导身先士卒。为此,医院特别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医院领导班子做好表率。医院把行风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点工作,形成行风建设制度化、经常化。医院领导班子注重做好表率,倡导“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树立“以俸养廉”管理思路,带头廉洁自律。
行风建设,绝不是一时一地之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要将行风建设成为新常态,关键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医院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市纪委有关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着力推进和完善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结合“九不准”、“五个不许”、“十一个禁止”、“八项规定”等,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二十多项,汇编成《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创建廉洁诚信医院制度汇编》,形成长效机制严格加以贯彻、落实。
行风建设也需要抓住“牛鼻子”。为此,医院抓好重点环节,严防不正之风。在干部任用方面,坚持任人唯贤原则,经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同意后任用,无违反人事纪律和干部使用制度的行为。在公务接待费用方面,医院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公务接待的原则、范围、额度标准等进行了规定,从严控制业务接待费用的支出。
此外,还在设备采购、药品采购使用、耗材及物资采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格执行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不直接分管人事和经济,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医院还坚持把行业作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廉洁诚信医院”、“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纪律教育月”等活动结合起来,以宣传栏、宣传画、医院网站、院刊、电子显示屏、廉政大讲堂、收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反腐倡廉2014》教育读本、参观市廉政教育基地和市警示教育基地等为廉政教育活动载体,牢固树立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开展廉洁从医警示教育,增强医务人员廉洁从医意识,通过医患沟通,分析查找服务的不足,及时改进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治国,具体到医疗卫生行业而言,就是要依法执业,提升服务。对此,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依法开展医疗护理活动。此外,还建立了规范化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了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及准入制度,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临床技术规范,全力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
药,防止滥检查和大处方,全面提升了综合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除了医务人员坚持依法执业,医院还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医院坚持把行业作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廉洁诚信医院”等活动结合起来,注重监管责任,建立《巡查暗访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制定的《医疗卫生行业建设“九不准”》和医院制定的《执业行为“十二不准”》,定期检查医疗收费行为、医生处方、开单检查等情况,是清远市最早通过计算机程序监控临床医生抗生素用药的医院。
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为将行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医院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65人到市委党校市廉政教育基地和清远监狱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当下,为了减少医患矛盾,医院还畅通渠道,成立医患关系协调科,着重处理患者或其家属反馈的各种来信来访,及时有效处理好医患关系。在显眼位置设立监督台、意见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待患者投诉做到事事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每季度病人满意率均在97%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政风行风评议满意单位。
注重推行院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
市妇幼保健院按照民主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不断健全医院决策机制,推行院务公开,提高医院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医院的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建立医院工作定期公布制度,通过中层以上干部会、职代会、员工大会等渠道,做到日常工作常态公开、重点工作随时公开。在“三重一大”事项上,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决策现象。
对于政策规定招投标价格以下的耗材,为挤压供应利润空间,医院自行组织有关专家、纪检监察人员参与谈判采购,实行货比三家,公开竞价,依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配送能力、价格等综合考评,确定供应商;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和规范管理,新修订了《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药品使用,医院药品收入比例从35%降为15%,人均住院费用仅为当地政府办医院人均费用水平的60%左右。
医院还充分尊重广大患者的知情权、监督权,通过院刊、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通报医院工作,公示医疗服务信息。充分依托医院网站,将医院概况、就医指南、专科建设、专家介绍和医院文化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办好院务公开信息栏,丰富公开信息内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行业作风建设更是一项确保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永久性工程。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市妇幼保健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保健为先,医疗为本,科学发展,改善个人,促进和谐,造福人民”的办院宗旨,不断创新,把医院行风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营造廉洁的从医氛围,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把医院建成人民满意的一流医院,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