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凝聚合力,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履职,在内涵建设、公共卫生工作、医疗护理质量、综合服务等方面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总诊疗65万人次,增幅11.66%,收住病人2.6万人次,增幅10.32%。
表现一:持续发展呈现新动力
一是技术新动力。2017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5项。其中妇科4项、产科2项、儿科6项、耳鼻喉科1项、功能科2项、内科1项、临床检验中心9项、麻醉科1项、外科3项、优生与遗传实验诊断中心5项、产后康复科1项。遗传诊断实验中心开展母胎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全市领先,与深圳华大基因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妇女不孕不育内分泌中心挂牌,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技术合作,成为该院不孕不育生殖中心的联盟单位;宫颈疾病中心成为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防治中心清远分中心;产科实施有效的全方位母婴关爱管理和服务,顺利通过我市首家母婴友好项目示范医院评审。
二是人才新动力。2017年引进人才50人,晋升正高2人、副高6人,参加继续教育短训或会议337人次,其中医技236人次,护理71人次,行政及其他30人次,国家级65人次,省级239人次,出省学习42人次。29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其中医技人员20人,护理人员9人,进修时间92个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9人。
三是设备新动力。2017年共购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83台套,包括高通量基金测序仪、电子肠镜、全自动生化仪、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四是基础建设新动力。2017年完成省儿童早教示范基地装修、儿童保健中心情景式训练设施安装、医疗废水处理改造、住院一楼西端改造等装修改造项目。医院软硬件建设逐步完善。
五是信息建设新动力。2017年加大数字化医院建设力度,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复评。产前诊断系统、移动护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投入使用,顺利完成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HIS改造对接工作,建设双活数据中心,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安全。
六是科教工作新动力。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完成结题验收3项,在研科研项目共29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5篇。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8项,参加人数3190人次。接收基层卫生人员进修35人次。
七是保障工作有新动力。各类医用耗材和物资采购物竞价比质,降低成本,水、电、气、木设施持续改进,工作环境、就诊环境、病区环境不断改善,消防设施、治安、用品供应、灭菌消毒、膳食供应、食品安全、救护出车等,保障工作不断改进,满足业务需求。
八是“创甲”工作新动力。对照“三甲”评审标准细则,修订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流程、操作规范,拟定全院制度目录2046条,流程目录287条,25个新设置二级科室建章立制,完善三甲资料,三甲工作纳入医院季度质控,检查科室84次,督查三甲资料与运行状况。
表现二:党建廉洁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强素质。坚持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全覆盖学习十九大报告、“五位一体建设”、“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等新时代思想。
二是抓好组织建设提合力。坚持从严治党原则,每季度对支部和党员管理考核。落实“三会一课”和“支部活动日”,发展4名党员,在职6个党支部通过 “六有”规范党支部验收。
三是抓好意识形态促文明。开展多层次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举办宣传彩板、道德讲堂、道德荣誉长廊等,积极创文。
四是抓好廉政建设强党性。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院长与分管领导、中层干部签署《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20份,科主任与员工签订责任书692份,全院签订《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103份。落实谈话提醒制度,约谈问题当事人共18人次,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采取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性。
五是抓好廉政教育促行风。人手一册《医德手册》,树立医德规范,重温希波拉底誓言,文明行医,签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25349份,全院拒收红包82封,收到感谢信519封,锦旗93面,群众服务器评价累计46.5万人次,满意度98.2%,社会信誉度、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六是抓好“三重一大”促廉政。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规范医院重大决策行为,实行党委会决策制。对重要文件和会议的贯彻落实、向上级请示报告、医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院内机构增设、制度修订、重大改革、职工进修、员工分配、职工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人事安排、年度预决算、干部任免、基建项目、设备采购、重大资金使用、技术合作、对外帮扶等,做到集体决策。
表现三:公共卫生与公益工作有新进展
一是妇幼卫生指标达到规划目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11.47/10万、2.44‰、3.79‰,与全省平均水平11.03/10万、2.53‰、3.06‰接近。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均达到广东省《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要求。
二是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进展顺利。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地贫项目,出生缺陷防控项目等进展顺利。终止重症地贫儿妊娠53例,出生缺陷终止妊娠32例,住院分娩补助1.6万人(2017年7月起国家取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4.0万人。
三是辖区保健工作稳妥推进。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和人员下乡指导妇幼保健工作共1800人天。指导县区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建设,协助市卫计局对8间县级干预中心验收。举办全市性各类妇幼技术培训班6次,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会议、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评审等相关妇幼保健工作会议5次,各种咨询、义诊、讲座26次,孕妇学校56期。完成2830名妇女、8406名儿童健康查体,8945名成人和9所高中3545名高考考生体检工作。
四是顺利完成政府指令性工作。参与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会议和比赛等大型活动医疗保健工作20多次。完成1.6万市政府指定的妇女“两癌”筛查。选派2名中层干部担任连州市大路边镇东大、东联村驻村第一书记,捐赠扶贫资金十几万元,全力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精准扶贫工作初显效果。
五是完成创卫创文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工作,全员行动,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任务落实,顺利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效果良好,被评为清远市“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单位”。
表现四:落实体制改革获得新效果
一是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达到预期效果。2017年7月15日按省对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部署,取消药品加成,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至2017年底实施半年成效显著,门诊次均药费、出院患者次均药费、药占比、医用耗材收入占比、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占比均有所下降,收费价格的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医联体建设顺利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7〕49号)精神,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在帮扶连州市保健院的基础上,与阳山县妇幼保健院缔结医联体达成共识。已启动专科联盟建设,我院为牵头单位,以县级妇幼保健院为成员,建立清远市妇幼专科联盟,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远程医疗信息化等手段,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纵向流动,实现内涵管理、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共同发展,进一步满足清远地区日益增长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
三是“四大部”改革推进激发活力。2017年,根据“四大部”运行实际,加大改革力度,将产科门诊、产科住院部合并核算,实现产科门诊、病房高效互通。中医进儿科成为常态,新生儿科与产科密切关系,新生儿科医生每天到产科查房、会诊等。随着“四大部”建设纵深推进,各学科之间协作更加密切,各部既承担辖区群体公共卫生职能,又承担个体医疗保健职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进全市妇幼保健事业发展。
四是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资源整合顺利完成。2017年资源整合,调整部分人员充实到医院相应岗位,保留一类事业单位身份待遇。顺利办理有关资产审计和产权的转移,顺利完成与计生3个机构的会计报表及帐务合并工作。
表现五:医疗服务有新举措
一是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严抓环节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护理安全、用药安全、检查检验安全。加强业务学习,规范医疗、护理、行政查房,加强质控,强化急救技术培训演练,推广应用管理工具,34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8个病种实施单病种管理,无重大不良事件,没发生医疗责任事故及重大医疗差错。
二是便捷的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制定惠民措施30多项,如广泛使用适宜技术、检查结果互认、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设立平价诊室等。护床比和医护比符合设置标准。门诊预约诊疗率超过50%,优质护理单元100%。新媒体发布信息种类达20多种。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检查检验结果查询。
表现六:医院工作获得新荣誉
2017年医院荣获“广东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清远市卫生单位”荣誉称号。产科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妇女儿童保健科荣获“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新生儿科荣获“清远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医院8名学科带头人、员工获得国家级、 省级、市级个人荣誉。 (院办 潘美恩)
回望2017,我们齐心聚力 持续前进
发布日期: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