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简单地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如何判定您孩子矮小或生长缓慢?
可以根据孩子在学校间操时排队位置进行初步判断:孩子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百名孩子中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排在前面3位者,要警惕矮小症。另外,要注意孩子身高增长速度,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6厘米/年,均为身高增长缓慢。
身材矮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宫内因素(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孩子出生时身高或体重就明显小于正常儿。
2.骨骼发育障碍:软骨发育不全等。
3.全身各系统慢性疾病,如心脏病、慢性肾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或肿瘤等。
4.家族性矮小:孩子出生时身长、体重正常,2-3岁起生长缓慢,身高始终低于正常人。30%身高始终未出现追赶生长现象,至成年时身高仍偏矮小。
5.体质性生长延迟:孩子儿童期身高偏矮小,青春发育后身高可达正常,父母有类似现象。
6.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真性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7.社会心理性因素:愉快的心情可促使生长激素等的分泌,使孩子健康成长。
8.不良生活习惯:生长发育期睡眠差,直接影响长高速率。
9.营养不良:蛋白质或热能摄入不足的孩子不但瘦,身材也矮。
10.挑食、偏食会影响机体营养的均衡,不能满足生长需要。
目前家长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父母身材均不矮,子女肯定不会矮。
子女身高会受父母身高影响,但父母身高影响子女最终身高的因素约为50%-60%,也就是说,子女生长到最终身高(即成年身高)时,有40%左右是受非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身材矮小小孩应及时至专科医院查找原因,否则会错失治疗机会。
误区二:小孩早期生长缓慢,后期一定会追上。
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是有阶段性,婴儿期(指从出生至1岁)身高增长迅速,为每年23厘米~25厘米;幼儿期(1岁后~3岁)身高增长速度为每年8厘米~10厘米;稳定期(指3岁后至出现青春发育前)身高增长速度相对较稳定,为每年6厘米左右。青春发育开始,大部分孩子的身高有一个增长高峰出现,此时身高增长在青春发育早期可达到每年15 厘米~18厘米不等。随着青春期的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身高增长速度减缓,从每年2厘米~4厘米下降到每年1厘米,再进入身高增长终止期,此时为成年人身高。由此说明,人体增长过程是有年龄阶段性及规律性的。如能每一阶段都正常成长,身高就正常发育。倘若在某一阶段因疾病影响或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发育障碍,身高不增长或增长缓慢,就会影响最终身高。有个别儿童,由于某种原因在幼儿期、学龄前期生长偏离正常,一旦解除这些原因,会出现一个生长追赶期,可追赶至正常身高。不过,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同的影响因素会造成不同的结果。部分家长由于受到早期不长、后期长的糊涂观念的影响,待到发现孩子已经16岁或18岁,仍比其他同学矮时才去就医。此时增高时机已过,空留遗憾。
误区三: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期的标志,即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四:加强营养就可以了。
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这是科学的论断。营养不均衡或缺乏可导致各种疾病,使生长发育停滞或缓慢。科学研究指出,人体增长是一个复杂的各种调节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生长所需的物质外,还要有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调控。其中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等,皆为调控人体生长的主要激素,任何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都必定影响生长发育,而这些激素目前不是只凭营养补充就可以达到要求的。
误区五:只要骨骼没闭合都可治疗,等长大些了再治疗也不迟。
1.年龄越大,骨龄也越大,生长时间缩短;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差,疗效就越差。
2.年龄增长,体重随之增加,药物剂量增加,费用也越多。
3.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花费越少。
误区六:听说吃增高药效果好,不用打针。
生长激素不能吃,会被消化液破坏。口服增高药或是维生素蛋白质类营养素,或含有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的作用成分,吃了药是长个了,但自身生长潜力却被消耗,导致最终成人身高矮小。
如何防治矮小症
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
专家建议,应定期带孩子接受体格发育检查。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或者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强调早睡(晚上10点前睡着)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
3、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适宜的运动项目:跳跃、跑步、摸高、打球、跳绳、单杠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在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下成长,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5.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应给予生长激素注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并能尽快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有助于矮小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今后的发育。
尽早干预效果好: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生长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治疗费用越低。(儿科 曾秀珍)
您知道“矮小症”吗
发布日期: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