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它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蚕豆病的临床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晕、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疾病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急剧下降,降至10克/升以下;红细胞最低降至0.5×1012/升以下;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0.20;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升高,可达(10-20)×109/升,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
2、骨髓象: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均明显增生,红细胞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尿检查:尿呈酱油色、浓茶色;尿隐血试验阳性率高等。
疾病治疗和预防
本病无特殊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预防的重点。其中,通过基因检查确定G6pD基因是否变异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胺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 (产科门诊 梁丽云)
容易忽略的遗传病——蚕豆病
发布日期: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