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吃饭慢、穿衣慢,每件事情总是很晚才完成,有的孩子动作协调能力较差、书写缓慢、学习能力差……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医生表示,可能是发育性协调障碍。家长们一下子慌张了,“什么是发育性协调障碍?”“我只听过发育迟缓,有什么不一样?”“发育性协调障碍治得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发育性协调障碍与发育迟缓的区别
从定义上:发育性协调障碍是由于运动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不足,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和学习受到影响的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2~20%。发育性协调障碍更偏向于基本运动技能,这其中也包括大肌肉群动作和精细动作,主要表现在运动时间安排、运动控制、计划和持久能力的缺陷。这种运动障碍不是由任何其它已知的身体机能、神经或行为障碍而引起的。
发育迟缓是指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语言或认知(如:站、坐、走和语言等)中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相应年龄段应有的水平。最新研究还包括睡眠模式的变化和落后。
从结果上:发育性协调障碍和发育迟缓引发的后果有交叉,但是表现形式却是不一样的。发育性协调在之前被称为“笨拙病”,也就是这个孩子会因为动作协调能力,表现得“缓慢”而“笨拙”,相对来说患病率也比发育迟缓略高一些。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行为表现
1、运动技能获得困难:比如骑车、跳绳、接球、跨步、跳障碍(粗大运动技能);扣纽扣、系鞋带,使用剪刀,运动时显得笨拙,可能会撞到物体,弄洒液体或碰翻物体。
2、感觉运动协调障碍:视觉空间信息处理过程障碍,需不断变换身体姿势或必须适应周边环境的各种变化,会感到困难,在进行需要协调适用身体两侧活动会有障碍。
3、体位控制和平衡能力障碍。
4、处理问题的计划策略障碍,不能快速而准确处理运动中出现的变化和判断,运动将出现的结果。例如书写、整理书桌和储物柜。
5、学习新运动技能困难。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治疗
1、以人物为导向的干预法,如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动作想象训练、VR技术。
2、以过程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如感觉统合训练。
3、生态干预法。
4、家长、学校的参与。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在家庭的表现容易被家长忽视而延误治疗;但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尤其是在做游戏和体育活动时动作笨拙,表现突出,极容易被同学取笑而产生自卑和孤僻。因此,家长和学校应给予关注、早发现、配合治疗。
5、心理干预。对有社交退缩、挫败感、缺乏自尊,甚至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和行为问题要进行心理学干预。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特点是:慢且拙。这种疾病通常有两个表现,一是“慢”,吃饭慢,穿衣慢,每件事情总是最后一个完成;另外,则表现为“拙”,即做事情看上去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差,并且可能同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书写障碍等情况。
发育性协调障碍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很多案例的诊断会持续到成年,50~70%的儿童到了成年后仍然存在运动困难问题,如运动技能障碍、运动技巧学习困难等。但经过训练,儿童在熟悉的体能活动和日常生活上,会有明显进步。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并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到专业的医院咨询就诊。家长应及早带孩子接受专业评估,了解儿童的能力和潜质,尽早让儿童接受适当的训练。咨询电话:0763-3363312(儿童神经与发育中心)。
孩子行为笨拙、运动不协调? 警惕发育性协调障碍
发布日期: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