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孩子入秋咳咳咳,要不要吃药?

孩子入秋咳咳咳,要不要吃药?

发布日期:2021-10-10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夏秋交际,这是不是你家娃的日常?
    咳嗽,到底要不要吃药呢?
    咳嗽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症状,通过咳嗽可以把吸进呼吸道的致病物以及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和病原菌咳出来。咳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防御性生理反射,儿童偶尔咳嗽属于正常现象。
    但有时,咳嗽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按照病程的长短,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咳嗽(病程在2-4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
    有哪些常见原因会导致咳嗽?
    急性咳嗽和迁延性咳嗽的原因:
    (1)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秋天,早晚温差大,容易着凉,而且刚遇到开学季,接触致病菌的机会多了,容易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咳嗽,同时可能会伴有发热、流涕等症状。
    (2)过敏性咳嗽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秋天,因接触过敏物质或早晚温差大,导致气管痉挛引起咳嗽,过敏体质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哮喘急性发作。
    (3)异物(常见为花生、瓜子、玩具小物件等)吸入气道,这种咳嗽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在咳嗽前无发热、流涕等感染症状。
    慢性咳嗽的原因:
    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研究显示,至少有10%的儿童患有慢性咳嗽。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
    (1)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我国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咳嗽通常为干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
    (3)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这种咳嗽往往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持续>4周,呈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许白色黏痰,通常能自己缓解。
    咳,是赶紧吃药还是坐视不理?
    伴有以下情况,应立即就诊:
    (1)3月龄及以下的小婴儿。
    (2)存在呼吸费力、呼吸急促、呼吸伴有异常声音。
    (3)咳嗽伴有高热或精神、胃纳不好。
    (4)咳嗽持续超过1周,并且没有任何改善或正在加重。
    (5)经治疗后好转,但停药后又反复咳嗽。
    咳嗽需不需要做检查?
    医生会根据孩子咳嗽的症状、体征,可能会选用一些检查来帮助判断咳嗽病因。
    (1)如果孩子刚起病,咳嗽不剧烈,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大多不需要做检查。
    (2)如果经过治疗效果不好,可能需要查血常规或收集鼻咽分泌物进行检查,甚至需要行胸部X线片或胸部CT了解肺部情况。
    (3)针对慢性咳嗽病人,可能需要行鼻咽镜了解有无鼻窦炎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若怀疑是支气管异物,要行支气管镜检查。
    (4)若怀疑为过敏性咳嗽、哮喘或反复咳嗽者,需要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及过敏原检查。
    怎么治疗咳嗽?
    咳嗽的治疗取决于咳嗽的原因, 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为病毒感染,只需祛痰等对症治疗即可。如果感染是细菌所致,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治疗以抗组胺药物、清洗鼻腔、鼻喷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治疗为主。过敏性咳嗽则需要回避过敏原,哮喘可采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如果异物卡入孩子的气道,医生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以寻找和清除异物。
    如何预防咳嗽?
    (1)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病毒所致,因此要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秋季早晚温差大,注意添衣保暖。
    (2)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按时接种疫苗。
    (3)过敏体质孩子要明确过敏原,减少过敏原吸入,若是有季节性咳嗽,则在换季前提前用药干预。
    专家介绍
    米沛明,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
    擅长: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对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过敏性疾病诊治及脱敏治疗、支气管镜诊疗操作。 (廖思兰 米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