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孩子五岁后还尿床,真相是……爸妈千万别大意!

孩子五岁后还尿床,真相是……爸妈千万别大意!

发布日期:2022-03-18

    宝宝在睡觉时尿床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在5岁之后,孩子就有了能够控制自己膀胱“缩放自如”的能力,爸妈也能从此脱离天天洗床单的苦海。
    不过也有一些孩子,5岁以后还在尿床。有的是偶尔尿,有的是天天尿,像这些情况,家长需要担心吗?
    根据《2014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定义:年龄≥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诊断为夜遗尿症。
    国内外相关文献显示,儿童学龄期夜遗尿症患病率较高,5岁患病率为15.13%,6岁为12.97%。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夜遗尿患儿中男孩的数量明显多于女孩,呈现出“重男轻女”现象。
    遗尿症容易造成性格内向、敏感、胆小、自卑心理,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精神异常倾向,造成性格缺陷,影响成长。尿床时间长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慢等症状,使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
    遗尿症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1、觉醒功能障碍,患儿睡眠中睡眠过深,膀胱对于尿液饱胀刺激感觉不灵敏,无法形成有效刺激信号使大脑觉醒,或者大脑接受刺激信号阈值增高无法正常觉醒等。
    2、尿量增多,入睡前2小时摄入水量过多,或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过少。
    3、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容量偏小,或有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异常活动、尿道括约肌松弛等。
    小儿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与继发性遗尿
    原发性遗尿的原因:
    1、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2、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
    3、睡眠觉醒障碍;
    4、遗传因素。
    继发性遗尿病因:
    1、隐性脊柱裂;
    2、儿童尿崩症;
    3、儿童糖尿病;
    4、泌尿系畸形;
    5、泌尿系统感染;
    6、泌尿系统结石;
    7、神经系统疾病;
    8、精神或行为问题。
    小儿遗尿症的综合治疗建议
    一、基础治疗
    1、睡前3小时禁止喝饮料;
    2、晚上8点以后少喝水或不喝水,尽早睡眠;
    3、睡前不能进食牛奶;
    4、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
    5、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
    6、注意清洗外阴、包皮,清除局部感染,注意不要便秘。
    二、注意饮食
    不适合小儿遗尿症的食物:
    1、凉性及利尿的食物:如白萝卜、冬瓜、西洋菜、凉瓜、莲藕汤、木瓜等,特别不能喝二十四味凉茶或其他凉茶;
    2、利尿作用的食物:玉米、赤豆、绿豆、鲤鱼等;
    3、辛辣有刺激性食物:辣椒、大蒜、咖啡等;
    4、多糖的食物:巧克力、桔子、西瓜、葡萄、饮料等。
    适合小儿遗尿症的食物:
    1、优质蛋白类食物:如鸡、鸭、鱼、肉、豆制品、奶制品。
    2、温补脾肾的食物:如糯米、山药、黑芝麻、桂圆、银耳等。
    三、家长和孩子配合治疗
    1、白天应多喝水,有尿意时,适当憋尿10-20分钟,以锻炼膀胱的控制能力;
    2、晚餐要注意:应吃得“干”和“淡”,不要喝汤、喝粥、避免吃咸菜。
    四、遗尿报警器
    遗尿报警器夜间唤醒,操作简单、费用便宜、效果良好,不足之处是可能影响家人睡眠,需要长期坚持,一般需维持2~3个月。
    五、药物治疗
    一般疗程为3个月,用药达到治疗疗效后建议采取逐步停药,配合干床训练,效果更佳。
    遗尿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好面子”的小男子汉,若不积极干预治疗,长期面对床单内裤湿漉漉的情况,可能引起患儿心理发育、社交及情感障碍。家长如发现孩子有遗尿的情况,应及早就医,积极干预,不可过于责骂,找到原因帮孩子改正,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开设儿童遗尿—肾脏免疫专科门诊,由对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专科医生坐诊,开展小儿遗尿症的综合治疗。欢迎广大家长前来咨询!预约电话:0763-3377120。
    专科医生介绍
    谭俊杰,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在职博士研究生。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余年,对儿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师从于我国儿童肾脏病专家于力教授,擅长儿童肾炎、肾病综合征、不明原因血尿和蛋白尿、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等诊断和治疗;小儿遗尿症综合治疗,开展肾病患儿的基因检测与咨询。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儿童呼吸科 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