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首页 > 健康知识 > 妇幼保健 > 儿童血铅超标健康指导建议

儿童血铅超标健康指导建议

发布日期:2013-06-04

儿童血铅超标,家长不必“铅恐慌”,儿童血铅超标是可防、可治的。预防血铅超标,要从日常细节着手。

一、正确的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办法。

(一)行为指导

儿童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可使铅进入体内。通过对家长和儿童的指导,切断铅自环境进入儿童体内的途径。

1.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很容易随进食或通过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体内,长久如此会造成铅吸收的增高。

2.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

4.经常用干净的湿布清抹儿童能触及的物品、家具上的灰尘。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密罩防尘。

5.儿童不能到燃煤电厂附近及煤灰多的公路散步、玩耍。

6.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不应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不应在铅作业场所(或工间)为孩子哺乳。

7.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多开窗通风。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8.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应避免儿童食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9.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

(二)饮食指导

儿童患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因为空腹和食品过分油腻会增加肠道内铅的吸收。下面是一些可以协助排铅的食物:

牛奶:它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

虾皮:虾皮中含钙量高,能降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和骨铅的蓄积,有效减少儿童对铅的吸收。

海带:海带具有解毒排铅功效,可促进体内铅的排泄。

大蒜:大蒜中的某些有机成分能结合铅,具有化解铅毒的作用。

蔬菜:油菜、卷心菜、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溶于水且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

水果:猕猴桃、枣、柑等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

酸奶:可刺激肠蠕动减少铅吸收,并增加排泄。

以下提供几种简单的排铅饮食制作:

胡萝卜牛奶:胡萝卜50克,煮熟后取出压烂,调入牛奶200毫升中服食。

金菇虾皮饺:金针菇100克(煮熟去汤),虾皮50克(温水略洗),瘦猪肉200克。将上述三物共剁成泥,加调味品制成馅,包成饺子(或馄饨)煮食,可分数次食用。

蒜泥海带粥:大米50克,海带15克,切碎,大蒜两瓣捣烂。大米、海带加适量水先煮,待成粥后再加入蒜泥和调味品,稍煮片刻即成,可分数次食用。

金梅饮:金钱草10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煎汤去渣,约300毫升分3次饮服。

甘草绿豆汤:甘草10克,绿豆50克,煮汤,使绿豆酥烂,不加糖,喝汤吃绿豆。

二、避免污染源的再接触是最根本的手段。

工业污染、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学习用品和玩具、居民饮水和膳食中的铅等都是铅中毒的污染源。脱离铅污染源是处理儿童血铅超标的根本手段。儿童正常每天可以排出部分铅,脱离铅污染源后血铅水平可显著下降。以下几点措施可避免污染源再接触:

1.控制铅污染源避免再污染。例如:工业污染的整治或暂停,可以有效地防止铅再污染。

2.处理已经受铅污染的环节。

①彻底清洁受铅污染的家居环境。例如:彻底冲洗地板、阳台,勤洗窗帘、蚊帐,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家具、儿童玩具和用品等。

②处理受铅污染食品或农作物。例如:在铅污染区的蔬菜要用清水浸泡20分钟以上,水果要去皮后方可食用,避免食用污染地区的螺类,食品及餐具应加密罩防尘等。

三、及时规范的临床治疗是最主要的环节。


规范的临床治疗是保证驱铅疗效的主要环节。目前对于铅中毒有特效驱铅药物,如二巯丁二酸等,儿童血铅250ug/L以下者,经专业医生进行卫生指导、食物治疗、适当补充维生素C、钙、锌、铁剂,就可以降至正常;血铅≥250ug/L时,才需要用驱铅药物治疗。排铅药物治疗过程中,在排铅的同时,也排出体内其他微量金属元素,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故不能随便服用驱铅药物,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排铅治疗期间,血铅的浓度比治疗前更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必须停药6周后复查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防治儿童血铅超标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请医务人员与儿童家长认真学习,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保健部

                                                                                                                           2013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