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首页 > 健康知识 > 妇幼保健 > 便血的“罪魁祸首”可能不是痔疮,而是大肠癌

便血的“罪魁祸首”可能不是痔疮,而是大肠癌

发布日期:2020-08-13

    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疮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长期便血,患者误以为是痔疮导致,其实真相可能是结肠癌在“作祟”。近日,市民黄女士由于反复便血到我院内镜中心做检查,结果显示为结肠癌。
    内窥镜中心主任苏利国表示,大肠癌(也可称作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如果黄女士提前一年进行肠镜检查,则完全可能避免息肉癌变或在癌早期得到根治。
    大肠癌早期并无明显征兆
    事实上,大肠癌大多数来源于大肠息肉的癌变,在早期是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发病非常隐蔽,一般认为,大肠息肉转变为大肠癌需要5-15年的时间。
    以黄女士为例,她今年56岁,反复便血或脓血便1年余,来我院做肠镜检查,见直肠环形肿物,表面溃烂污苔,活检送病理提示结肠腺癌,到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因肿物距肛门口仅为3厘米,手术未能保留肛门,左下腹造瘘并留一粪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患者提早一年做肠镜检查,可能会在直肠息肉癌变前或癌早期治疗,可避免这样严重的直肠疾病。”苏医生介绍说,结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能有症状表现,最常见的表现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这种改变,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排便次数改变、便秘、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或者是大便变细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表在CA杂志上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每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为37.63万人,死亡人数19.10万人,结果显示2000年-2011年期间,发病率明显升高,死亡率稳中有升。
    这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一般而言,40岁以上的人群均有必要进行肠镜检查,并定期进行体检。”苏医生表示,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肠息肉或息肉癌变的患者开始增多,是发现大肠息肉或大肠早期癌关键阶段。
    苏医生说,大肠癌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系。比如说,大肠癌具有遗传因素,因此,如果家族中有大肠息肉或大肠癌患者,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家属患上大肠息肉或大肠癌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过多摄入高脂肪、红肉、膳食纤维不足、大肠微生态紊乱等也是大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
    常见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或高危因素有如下几点:
    1.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
    2.有大肠癌家族史;
    3.本人有癌症史;
    4.长期吸烟、过量饮酒、肥胖、活动少、年龄大于50岁;
    5.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者;
    6.有盆腔放疗史者。
    苏医生指出,市民如果有符合上述情况者,建议定期去医院做肠镜检查。早期大肠癌的患者如果进行了规范的手术治疗,是可以获得根治的。有研究表明,大肠癌以40-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超过8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要经历从正常黏膜炎症到腺瘤性息肉再到癌变的过程。约25%-80%的人进入中年后容易出现大肠息肉,尤其是有慢性肠炎、胆囊切除手术的人群,有肠道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更容易出现。结肠癌患者往往有腹痛、腹块、消瘦、贫血等症状,有些没有明显肠道表现,也有必要进行肠镜检查。
    苏医生提醒,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大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早进行大结肠肿瘤筛查,特别是行肠镜检查,是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的最重要手段。
    专家介绍
    苏利国,内窥镜中心主任,消化内科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有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消化内镜的操作及镜下治疗,尤其对大肠息肉切除,内痔硬化治疗有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