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搜“百日咳”让很多爸妈提心吊胆
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死亡13例,报告的发病数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
孩子们经历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合胞病毒、手足口病、肺炎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的考验,有些孩子一路过关斩将,健康成长,而有些孩子节节败退,反复发热、咳嗽,经受了一种甚至多种病原体的折磨。另外有部分孩子不发烧,就是反复咳嗽,一咳起来,就惊天动地面红耳赤,鼻涕眼泪一起流,会咳到让你怀疑人生,家长可别大意,这可能是一种致命的咳嗽!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如何诊断百日咳?
疑似病例:(1)孩子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持续时间大于两周或者近期内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2)对于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或有间歇性的阵发性咳嗽。
临床诊断病例:如果符合疑似病例结合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或者通过使用鼻咽拭子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结果阳性可诊断百日咳。
百日咳是如何传播的?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百日咳对哪些人群危害最重?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治疗百日咳?
对于4月龄之内的小婴儿,如果诊断了百日咳,需要住院治疗,因为这种并发症严重,并且发作迅速,不住在医院会有危险,其他的患者,如果咳嗽导致不能进食,有呼吸窘迫等表现,诊断为肺炎的,也需要住院治疗。
不管是住院还是在家治疗,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症治疗,保证孩子液体摄入量,避免运动、大哭大笑等激发咳嗽的因素。
二是对因治疗,将百日咳杆菌消灭,也就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早期进行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减少向外传染的机会。对于孩子来说,建议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何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
这是预防百日咳的最重要措施。
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初次接种时间为生后3月、4月、5月。孩子1岁半至两岁时,还要接种加强针。
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疑问:“孩子打了百日咳疫苗,为啥还会得百日咳?”
这是因为,每种疫苗接种成功率都不是100%。而每个孩子的免疫状态不同,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效价不同。效价低时,就不能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而且,疫苗产生的保护力,会随时间逐渐变弱。
佩戴口罩
如果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避免传染给孩子。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
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在百日咳高发季节(冬春季),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合理作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
孩子得了百日咳,家长能做啥?
如果1岁以上的孩子咳嗽不剧烈,且咳嗽时无口唇发白或发紫表现,一般不会有危险。就诊后,可以在家观察,有异常情况,再去医院。孩子在家养病,家长可以做些啥?
1、做好隔离。孩子患百日咳后要及早隔离,在家中最好让孩子单独居住一个房间。防止不良刺激,如烟尘、异味、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多开窗通风换气,衣服被子勤洗勤晒。
2、防止痰堵。痉咳发生时,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新生儿或小婴儿也可以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用空掌心反复自下向上拍后背帮助痰液排出。婴儿窒息常发生在夜里,因此患儿痉咳期间,夜里应安排专人值守,一旦发生窒息,需要及时人工呼吸、吸痰等。
3、注意饮食。痉咳常导致呕吐,为保证患儿营养供应,须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较黏稠的食物,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喂食不能过急,食后少动,以免引起呕吐。
4、观察病情。如果孩子病程中出现发热、气促、而咳嗽加重者可能并发肺炎,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另外在恢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他感染,一旦合并感染,又会再次出现痉咳期的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