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产科知识 > 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

发布日期:2016-06-07

    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妈妈在综合考虑下准备再要一个宝宝,那么对于音乐胎教你知道多少呢?
    胚胎学研究证明,胚胎从第八周开始,神经系统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当胎儿发育进入5-7个月时听觉协调基本完成,已能听到声音,并在母体内作出相应的发反应。一般而言,5个月的胎儿就有了听觉。6个月的胎儿听力几乎和成年人相当。外面的声音都可以传到子宫内。但胎儿对500-1500赫兹的声音感觉比较舒服,喜欢听节奏平缓、流畅、柔和的音乐,讨厌节奏强快的“迪斯科”,更害怕各种噪声。8个月的胎儿能够区别声音的种类,听出音乐的高低、强弱、能分辨出是爸爸还是妈妈在讲话,凡是能透过身体的声音,胎儿都能感知到。这些声音信息不断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并促进发育,听觉在人体的智力发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胎儿在妊娠期24周起听觉传导通路基本建立,胎儿具备听到声音的条件,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刺激产生生理反应。如眨眼、心动加速、打哈欠和头部转向等。怀孕27-29周的胎儿听阈约为40dB,怀孕42周后降到13.5dB,接近成年人水平。但由于胎儿的环境与常人的不同,他是漂浮在宫腔中的羊水中。外界传入到胎儿的声波要穿过腹壁,声波的强度会减弱,一般减弱到20dB左右,但是声波的频率、声调和韵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依旧能传送给胎儿。
    孕妇听轻缓柔和的音乐对腹中胎儿起到安抚作用,这对胎儿的健康发育起到一定好处。每次听的时间不应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佳,准妈妈选择音乐时,要注意选择经过优生部门鉴定的正规音乐,音量适中,并且要在室内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听,不要离胎儿过近。另外,要注意的是孕妇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小儿神经康复科 李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