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成活率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成为儿童低视力和盲目的重要原因。根据有关机构对广州市盲校的调查:近几年盲校学生中,有40%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而致盲的。
那么,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正在发育视网膜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视力,甚至致盲。正常视网膜血管是在妊娠后半期以视乳头为中心,向视网膜周边部发育,妊娠36周时到达鼻侧锯齿缘,但视网膜颞侧血管要到胎儿足月(妊娠40周)出生时才能完全发育。所以,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时,周边部视网膜尚未完全血管化,发育不成熟的视网膜由宫腔内转移到母体外发育,暴露于高氧环境中,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出生越早,体重越小,视网膜的发育就越不完善,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就越高。
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上还有很大难度,筛查制度不完善,没有足够的重视,家长不理解,都导致许多早产儿失去早期检查、早期发现的机会,在家长和医生发现时已是晚期,这时即使进行手术,患儿再复明的希望也非常渺茫,而如果能够早期被发现,对3期阈值病变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或冷凝治疗,则可及时防止病变继续发展,减少患儿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发生在胎龄32-42周左右。对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均应按常规进行筛查,根据第一次检查情况决定检查频率,随访直至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
我院五官科从2010年始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筛查近2千多例,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6例,及时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需要依靠妇产科、新生儿科、眼科医生以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重视对早产儿眼底的常规筛查,给孩子一片明亮的天空。 (五官科 刘明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不容忽视
发布日期: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