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小孩腹痛不是小事,有可能是患了胃病

小孩腹痛不是小事,有可能是患了胃病

发布日期:2016-09-26

    “我家孩子经常说肚子痛,肚脐周边痛,胃口不好,肚子胀”、“孩子吃很多,吃多了老想吐,特别在吃完东西后”、“我家宝宝吃东西不少,就是不长肉,瘦的不行,还贫血了,不知什么原因。”……在门诊,儿科医生经常会碰到一些长期腹痛、呕吐、厌食、消化不良的患儿。当医生判断可能是小儿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需要进一步做胃镜确诊时,大多数家长会非常惊讶地说:怎么可能,小孩子也会得胃病?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张伟锋医师提醒广大家长,人们都认为慢性胃病是成人的“专利”,很少将小儿腹痛等问题与慢性胃病联系起来。同时,由于大多患儿对腹痛部位、性质表达不清,常泛指肚脐周围,以至于许多父母甚至医生将孩子的腹痛草率的定性为“肠虫症”或“肠痉挛”,给孩子服用驱虫药或解痉药,存在误诊误治现象,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胃病并非是成年人的“专利”8岁女孩已是“老胃病”
    今年8岁大的彤彤,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女孩。但是过去一年来经常闹肚子痛。主要是肚脐周围一阵阵的隐痛。疼痛厉害时,彤彤还伴有呕吐。彤彤还经常感冒、发烧、使得原先白白胖胖的彤彤营养不良,消瘦不少。彤彤的爸妈非常着急,想弄清楚什么原因。一年来带着女儿去过当地诊所、医院多次就诊,做了各项检查,被诊断为“肠痉挛”、“肠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服用“肠虫清”、解痉药。药没少吃,症状却无改善。彤彤妈觉得不对劲,在一位专科医院上班的好友的介绍下,带彤彤去看了专科医生,做了胃镜,结果发现女儿患有严重的胃窦溃疡。随后经过专科医院正规疗程药物治疗后,彤彤的 “肚子痛”消失不见了。
    小儿胃病多发 慢性胃病已成为小儿慢性腹痛主因
    张伟锋指出,胃炎是指某一种或几种有害因子,包括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因素作用于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在我国,据有关资料统计:儿童中胃炎患病率达45~84%,可以看出小儿胃炎已经成为了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病。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慢性腹痛约占小儿腹痛总数的50%以上,小儿可因频繁腹痛或经常性呕吐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患儿胃病表现没有成人那么典型,症状很隐蔽,很容易漏诊、误治。”张伟锋指出,小儿有胃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饱食、厌食、营养不良甚至呕血、拉血便等,尤其有胃病家族史的患儿患病率更高。因为幽门螺旋杆菌(HP)常经过共同进食口对口传播。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报告,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儿中,腹痛患儿分别占82.5%、65.8%和87.4%。可以说,慢性胃病已成为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HP感染在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高,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50%以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为15.7-45.2%。
     小儿慢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主要因素有关:
    1、近年已证实幽门螺杆菌的胃内感染为主要病因。细菌感染患急性胃炎后一部分患儿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发展成慢性胃炎;某些患儿鼻窦、口腔等处有感染病灶,吞入其他细菌和毒素即引起胃黏膜炎症。
    2、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粗糙、过冷、过热、过酸、过辣、过咸或经常暴饮暴食、饮浓茶、咖啡、饮食无规律等,均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
    3、腹部受凉是儿童胃炎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在换季时,如果照顾不周,往往引起胃肠型感冒,常见表现就是腹痛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病情迁延,就会导致慢性胃炎。
    4、精神神经因素,持续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心理因素导致的胃炎在幼儿园和小学孩子中最常见,几乎每天早上发病,休息时症状轻,在临近考试时症状重。
    发现胃炎
    小儿腹痛有必要做胃镜检查 普通胃镜检查三五分钟即可完成
    近年来,随着医疗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小儿因“腹痛”而接受胃镜检查的比例也在上升。
    据张伟锋介绍,小儿慢性胃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胃镜,二是胃肠X线摄片。由于小儿慢性胃病的病变多局限在黏膜层,胃肠X线摄片较难发现病灶。而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黏膜有无糜烂、溃疡、炎症等情况,且能在病变部位取少许黏膜组织做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慢性胃病的首选方法。
    “临床上,不少家长担心小孩子做胃镜不安全,会有疼痛和创伤性,也担心孩子会有心理阴影,因此不愿意给儿童做胃镜。其实小儿腹痛很有必要做胃镜检查。”张伟锋说,“胃镜检查在儿科临床应用甚至已经普及到省、市、地、县医院。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消化内镜在儿科领域诊治是安全的,能及时明确病因、部位和性质,为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小儿胃镜的检查过程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小儿胃镜的管径比成人胃镜细很多,小儿的不适反应要比成人轻,且患儿年龄越小,不适反应越轻。
    “现在的儿童做胃镜多数需要在镇静下进行,即无痛胃镜,孩子在检查过程中是‘不知道事’的,没有记忆留下的,所以家长不用担心胃镜检查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张伟锋表示。普通胃镜一般3~5分钟即可结束检查,做之前与家长及患儿耐心宣教,争取家人信任及缓解患儿紧张情绪,配合医生操作,绝大数患儿都能忍耐。
    据介绍,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上半年派出医生、护士于广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内镜操作,已熟练掌握小儿普通胃镜、无痛胃镜操作。今年又按最高标准装修建设了规范的内镜室,购置了国际领先的奥林巴斯消化内镜设备。目前已成功操作小儿胃镜检查几十例。
    小儿胃病重在预防 大人不可口对口喂哺小孩
    “儿童胃病重在预防。”张伟锋指出,预防小儿胃病主要包括: 早期去除各种诱发或加重胃炎的原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疲劳,减少压力,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加强锻炼。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注意营养搭配。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积极治疗口腔、鼻咽部慢性感染灶,少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家庭中最好实行分食制,大人不可口对口喂哺小孩,要坚持口腔清洁卫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门螺杆菌;加强防病意识,早期诊治,一旦发现孩子腹痛、饱食、消瘦、无故贫血等情况,家长们要重视,马上带孩子找正规医院专科医生诊治,及早明确诊断,做到早治疗,防止遗留病根,影响小朋友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

    链接:
    小孩什么情况要行胃镜检查
    1.上消化道出血者;
    2.婴儿无原因夜哭,吃奶后哭闹,喂食困难者; 
    3.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饱胀、呕吐、嗳气、反酸、纳差、烧心等;
    4.原因不明的腹痛;
    5.原因不明的贫血(尤其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6.X线钡餐检查提示有病变,需明确病变性质者;
    7.胃镜下治疗:异物取出、息肉摘除、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等。
    8.上消化道疾病治疗后定期随访者。如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及食管的炎症、过敏性紫癜、癌前病变等;
    9.对人群尤其是胃炎高发人群家庭患儿的普查。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黄扬梅 通讯员黄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