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红眼病”当道,预防是关键

“红眼病”当道,预防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6-09-26

    随着暑期的来临,眼科门诊“红眼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多。“红眼病”是急性、亚急性结膜炎的俗称,在春夏季多发。主要表现为双眼发红,即结膜充血,伴有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有些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症状,也可以是一些儿科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川崎病、麻疹等。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生活用品间接传播,上呼吸道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红眼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
    一、到公共泳池游泳要佩戴泳镜,防止污水进入眼睛。泳池里的水含有消毒剂成分,会刺激眼睛,泳池如果换水不及时或有小孩在水中大小便等,水中含有各种细菌和病毒,引起眼睛感染。
    二、家庭生活要注意毛巾脸盆专人专用,防止家人患红眼病后交叉感染。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四、患“红眼病”后及时就医治疗,不要用手揉眼睛,防止双眼感染。被分泌物污染的纸巾、棉签要及时清理,防止间接接触传播。
    五、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感染后应该请假在家,避免在幼儿园传染其他小朋友,造成群体感染。
    六、患儿患“红眼病”的同时伴有发热、咽痛和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儿科就诊,排除其他儿科疾病。
    对于“红眼病”,大家也不必闻之色变,要消除以下误区:
    1、“红眼病”主要是接触传播或呼吸道传播,单纯看着眼睛是不会被传染的。
    2、“红眼病”滴眼药水后从一只眼睛患病发展到双眼患病,不是“越治疗越严重”,而是我们不注意手卫生,揉眼睛后感染了另一只眼睛或者没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水方法,引起另一眼的感染。
    3、“红眼病”是小问题,自己到药店买点药水滴几天就好了。由于“红眼病”的病因复杂,用药不当特别是儿童患者可能会耽误病情延误治疗。(耳鼻喉科 刘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