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发作时,往往夜间哭闹,躁动不安,用药时可好转,但停药后又反复,非常折磨爸爸妈妈。湿疹反复发作怎么办?小编给大家支招!
尽量寻找过敏原及避开过敏原
宝宝湿疹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
内在因素有:机体免疫功能失衡或免疫缺陷;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
外在因素有: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牛奶、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原,或环境中存在过敏原,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消化异常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尽管宝宝湿疹原因繁多,过敏原的检测不容忽视。随着宝宝的长大,对食物过敏会逐渐减轻,对吸入性过敏则逐渐增多,因此过敏原检测结果不是固定的,如果湿疹反复不愈,至少一年要复查过敏原。
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近年来,新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皮肤屏障的破坏在湿疹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新药的研究也着眼于改善和保护皮肤屏障。对于渗出型和干燥型湿疹,如果表面没有破溃,应该给患儿用一些成分单一的保湿霜,以矿物油(如凡士林)为主要成分的软膏,起到保湿作用。
重视宝宝的环境卫生
尘螨是环境中重要的过敏原,它并不直接咬人,引起人体过敏主要是其排泄物及脱落的皮壳。皮屑是尘螨最喜爱的食物,床垫、被褥、枕头等地方到处都是宝宝脱落的皮屑,此外,布艺沙发、窗帘等也是螨虫大量聚集的危险区域。定期清洗更换宝宝的床上用品及搞好居家卫生极为重要。
重视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好的预防宝宝过敏的“良药”。母乳中含有来自妈妈饮食的外来食物蛋白质片段,这些外来蛋白质经过妈妈的消化系统降解后,致敏性下降,可温和地训练宝宝的免疫系统,为宝宝提供熟悉外来蛋白质的机会,从而降低过敏的发生;母乳中含有分泌性IgA,它可以与食物抗原结合,附着在肠粘膜表面,组成大分子抗原透过肠粘膜,帮助宝宝抵抗过敏。
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上才会对预防过敏有作用。
给宝宝食用低敏配方奶粉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建议:对于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如果有家族过敏史,应尽早使用部分水解配方奶,并持续整个婴儿期,以降低过敏风险。对不能纯母乳喂养的高危儿,采用水解配方奶可阻止或延缓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药物治疗
宝宝湿疹严重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是治疗婴儿湿疹的主要手段,应根据湿疹分期选用恰当药物治疗。急性期以红肿、丘疹为主,无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有大量渗出时应选择1-3%硼酸溶液、0.1%呋喃西林溶液冷湿敷,湿敷后可用氧化锌油剂,有感染时外用1%氯霉素氧化锌油。亚急性期建议用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外洗,搽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皮损建议非激素软膏(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与糖皮质激素软膏配合交替使用。
全身治疗:
1、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氯苯那敏等 。
2、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他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3、对伴有广泛感染、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患儿,可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湿疹分期及干湿性选用外用药,急性期可用蛇床子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或大青叶煮水滤渣湿敷。慢性期可用吴茱萸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涂。三黄洗剂、黄柏霜外搽用于治疗干性湿疹。生地榆、黄柏煎水或马齿笕合剂、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或蛋黄油外搽,可治疗脂溢性和湿性湿疹。内服药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
物理治疗
对慢性顽固性湿疹可用紫外线照射疗法。
预防护理
1.患儿应该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但是水温不能过高,38℃左右为宜,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洗浴用品,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痂皮较厚者,宜先用消毒麻油湿润,再擦掉痂皮,切勿硬性剥除。
2.尽量避免搔抓和摩擦,衣着宜宽松,不宜太厚,穿棉质衣物,避免接触毛织、化纤衣物。
3.母乳喂养者,母亲不宜食辛辣、燥热、鱼腥、牛羊肉等食物;患儿忌添加虾、蟹、鱼等易过敏食物。
(门诊 周文英)
宝宝湿疹反复发作,该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