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儿科二区收治一位患儿,7岁大,小学二年级学生,是一位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近两天反复腹痛,伴频繁呕吐,带去当地就诊,拟“胃肠炎”予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间中还呕吐血性物,近两天频繁呕吐、不吃东西后,越来越没有精神,家长心急如焚,带来我院门诊就诊,拟“胃肠炎”收住院。
入院后经询问,近期没什么不舒服,也没吃错东西,全家人一起起居饮食,就他一个人有问题。这就令医师纳闷了,到底什么病会如此糟糕?立马行腹部X片、胸片等检查,仍未发现问题,排除了肠梗阻、套叠等急腹症;患儿无发热、腹痛以上腹部为主,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不考虑阑尾炎,无腹泻,大便常规正常,不支持感染性肠炎……最后,罪魁祸首投放在了“胃溃疡”上,但既往无反复腹痛史,无胃病病史,饮食都很规律,怎么可能会是胃溃疡呢?原来,在医师的进一步追问下,患儿父亲平时有腹痛病史,有进食胃药史,多年未发病,和患儿长年居住,患儿平时还喜欢吃零食。就这个病史,医师高度怀疑病的来源在胃部,得马上行胃镜检查。
家人开始很犹豫,大家一听说胃镜,就马上想起“痛”,这么小的孩子谁去遭受这样的罪。经我院儿科医生详细讲解,深入简出解释病情和必要性,最后家人同意住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家人同意后,马上联系好胃镜室、麻醉科,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无痛胃镜检查。这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患儿整个胃底大片状充血、水肿,表面布满糜烂点,伴陈旧性出血,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原因明确了,胃镜结束后,即予抑酸、护胃、抗感染,患儿症状当天缓解,第二天腹痛、呕吐血性物等症状基本消失。
至此家人那颗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了。但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会那样,短时间那么严重。若不是及早查明原因,还可能在小诊所、或当地医院当成普通胃肠炎治疗,后果非常严重,极有可能导致胃溃疡、穿孔的发生,想想都觉得后怕。
其实,小儿胃炎(多为非萎缩性胃炎)还是很多见,多见于学龄儿童,由于进食、作息不规律,学习压力大,再加上小朋友平时喜饮进食碳酸饮料、煎炸食品、辛辣食,尤其家族有胃痛病史(幽门螺旋杆菌会交叉感染),很容易就得急性胃炎,加上小儿未程序治疗,东看看、西瞧瞧,就诊的医师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用药有时不够规范,药物本身对胃肠道就有刺激性,久而久之,就埋下了病根,等真的发现有问题了,就比较严重了。
据相关文章统计:腹痛儿科病人中,慢性胃窦炎占68%,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占13%、食管炎占6%。我院胃镜开展1年多来,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患儿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占总镜检人数70%,胃糜烂、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占比13.6%,胆汁反流性胃炎占比13.6%,可见这个比例都很高了,意思就是说反复腹痛10个人当中就有1.3个人是胃溃疡,胃溃疡需要积极、规范用药治疗,这些患者经积极、规范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儿童腹痛非小事,在排除其他急腹症、治疗仍无缓解,及早考虑到胃镜检查,千万不能误诊、误治,只有查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要到病除。
(儿科二区 张伟锋)
小儿腹痛,当心“胃病”
发布日期: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