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传染病,许多家长对此都不陌生,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近几年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而且手足口病一般多发于婴幼儿,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而且还容易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所以要及时做好预防。下面科普一下手足口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患儿起病会非常急,口腔黏膜和手脚都会长出疱疹或者是溃疡,还有可能会长出到牙龈和扁桃体以及咽喉部位。同时,患的臀部和腿部都会长出斑丘疹,之后会转化成疱疹,疱疹周围会出现炎性的红晕,疱内会出现液体。皮疹较少的话只有几个,多的话还有几十个。等到疱疹消退了之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出现色素沉着,还有部分患儿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的预后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患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手足口病的预防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幼儿园、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检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上报,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6、手足口病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总之,家长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平时对自己的孩子要细心关爱,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讲卫生,勤洗手,这样的话,才能比较好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分级管理办 黄小云)
认识和预防手足口病
发布日期: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