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孩子爱眨眼是病吗?

孩子爱眨眼是病吗?

发布日期:2018-12-11

     “眨眼”是儿童眼科医生门诊常遇到的就诊原因,主要表现为儿童不自觉的眨眼动作,多数为双眼,常伴有喜爱揉眼睛,在家长阻止其眨眼时反而有加重,刻意眨眼的表现。那么眨眼是病吗?需要用药物治疗吗?
    其实大多数孩子眨眼都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大多数只是轻微的干眼,或者是孩子心理因素以及模仿电视人物的不良习惯。眨眼的原因大致分以下几种:
    眼部疾患
    例如结膜炎,结膜角膜干燥,屈光不正,眼疲劳。主观感受主要是儿童觉得眼睛痒、眼睛疲劳或者干涩不适,必须通过频繁的眨眼来缓解症状。这时体检常有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慢性者甚至有结膜结石或者角膜荧光染色上皮点状着色。这种患儿多数就诊于眼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开相对应的眼药水滴眼,孩子用药眼睛不适症状缓解后多数眨眼可以缓解。
    心理因素
    多发于心理敏感的儿童,主要出现在由于家长工作忙,孩子缺乏家长关爱,或者二胎中的大孩子,通过频繁眨眼以求获得家长的关注,特别是在引起了家长关注,家长多次提醒其不能频繁眨眼时反而症状更加频繁,以及有些孩子爱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人物觉得好玩也会出现眨眼睛。这种心理因素引起的眨眼特点是患儿无主诉不适症状,在孩子专注游戏或看电视时症状缓解。
    小儿抽动症
    抽动症是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表现的综合征。首发症状可为简单的运动抽动,多数是面部肌肉抽动,症状也可表现为间断的眨眼、耸鼻、歪嘴等症状。症状可每天都出现,也可隔一段时间间断地出现。小儿抽动症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需要到儿童神经康复科进行确诊和治疗。
    不管孩子是出于模仿动画人物,还是出于心理需要,寻求家长关注或者是由于确实眼睛疾患引起的不适而出现频繁眨眼的症状,随着眨眼症状的时间越长,眨眼的治疗效果越差,甚至变成了孩子的不良习惯。所以家长应该对出现眨眼的孩子多加关注,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及时治疗眼部疾患,用心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因素,改正频繁眨眼的习惯。(眼耳鼻喉科 刘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