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儿科知识 > 传染性强!近期高发,已有很多小朋友中招!

传染性强!近期高发,已有很多小朋友中招!

发布日期:2025-05-09

 “我孩子平时抵抗力挺好,在流感高峰期也没感染,却被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了。”黄女士在被告知孩子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肺炎时说。黄女士的宝宝小华(化名)咳嗽、发热、气喘1天,治疗2天后效果欠佳,办理了住院,经过检测,明确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经过3天的治疗,小华已无发热、气喘,咳嗽减轻。

而50天大的小乐(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小乐咳嗽2天,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没重视,第3天小乐出现咳嗽剧烈、呼吸急促、喘息,家长带小乐到我院儿童咳喘专科门诊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小乐呼吸困难,病情危重,需要马上住儿童重症监护室。入院后经过检测,明确了小乐是因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重症肺炎,经过呼吸机支持、雾化平喘及祛痰等治疗以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小乐顺利出院。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南方地区冬季或潮湿雨季为感染高峰。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发热高峰没有甲流和新冠高,但发热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咳喘症状更严重。
据统计,目前我院儿童呼吸科肺炎患者中,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肺炎的接近50%,而重症肺炎的病原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更是达到70%以上。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简称:RSV,属于RNA病毒,和我们了解的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RSV是从黑猩猩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因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导致相邻细胞融合,细胞病变形成类似合胞体的结构而被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传染性强,专挑小婴儿下手
RSV有两大特点:
(一)杀伤力强:RSV极易侵犯低龄儿童,是儿童肺炎和重症肺炎的第一致病原,几乎所有儿童2岁以前都会感染RSV,约一半的儿童曾经发生过2次或以上RSV感染。RSV感染后,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特应性皮炎、非母乳喂养和居住环境拥挤等;而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则包括年龄<12周、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气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和神经肌肉疾病等。
(二)传染力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力约为流感的2.5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或家庭聚会等人群密集处扩散。
如何判断宝宝感染了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宝宝如出现典型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加快、咳嗽、喘息,并伴有烦躁不安或喂养困难,吸气时出现“三凹征“等,一定要及时就医。目前可应用于临床RSV诊断的方法主要是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留取样本一般可使用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等。 
RSV感染的预后
大多数RSV感染的患儿能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但婴儿期RSV感染的患儿出现哮喘的概率约是健康婴儿的4倍。早产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患儿,RSV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更重,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喘息或哮喘、活动耐力下降等,且这种肺功能的受损可以持续10年以上。
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跟其他病毒一样,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因此预防措施要做好以下几点:
1、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前臂遮住口鼻;
2、经常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并持续20秒;
3、避免用未洗过的手触摸脸、眼睛、鼻子和嘴巴;
4、避免与有感冒症状的人亲密接触;
5、清洁、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子和玩具等;
6、针对易感人群,可注射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
7、密切观察评估病情,出现典型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