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夏之交,正是展示身材的季节,有的女性通过健身,有的通过医美来解决“缺陷”。“丰胸”,是乳腺科医生经常遇到的咨询话题。
因为人种差异,中国大多数女性乳房为半圆形,比西方女性体积小。然而,受到某些媒体的引导,很多女性对于“大胸”的渴望与日俱增。于是各种隆胸手段应运而生,其中,“注射丰胸”被广告为:不用开刀,操作“简单”,可以多次重复注射等等。
唐影(化名)是一名时尚女子,拥有完美的S型身材,不仅有纤细的A4 腰,还有完美的胸型。她说:“一切都因为哺乳,出现了乳房松驰下垂”。后来受到外界媒体的影响,唐影越来越无法接受自己的胸型,当了解到注射丰胸的各种“好处”,便盲目跟风,选择了注射“丰胸针”。
近5年来,唐影先后多次注射了比较新型的丰胸针,花费接近40万。初次注射隆胸后1年,唐影曾出现双乳刺痛症状,于是在注射机构复诊咨询,被告知需要再次追加注射,如此反复多次,长达5年之久。近5个月来,她发现双侧乳房下方和外侧突然出现类似多个小乳房的包块,并有灼痛感,继而在附近美容机构进行推拿按摩,不幸的是,接受胸部按摩后,乳房外的包块未见缩小,反而加剧了疼痛感。
这些天症状越来越严重,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后更加紧张了,唐小姐慕名来到我院乳腺科就诊,先后寻求余文洁主任及杨怀才副主任医师的帮助。询问病史:“你注射的‘丰胸针’是什么材料”?她满脸迷惑:“不知道,就说是最好的,好像是胶原蛋白和玻尿酸,还有生长因子......”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专业的临床查体,并做了影像学检查,余文洁主任医师详细的讲解到: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考虑接受的被统称为“人造脂肪”的填充剂注射,目前已经出现了多处肉芽肿,注射物造成了组织腐蚀并移位,建议立即手术,必须尽早取出注射的假体。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精心准备,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团队为唐影施行了双侧乳房注射物取出术。术中可见黄色的“玉米糊”状液体快速喷涌而出,黏稠,夹杂着各种坏死组织粒。部分腺体包裹着注射物,形成大小不一的硬结。手术需要把周边坏死的组织、隆胸的残腔组织仔细刮吸清除,将残存的腺体进行修复,以维持乳房外观。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精心处理,注射至乳房的假体和迁移他处的大部分假体取出,求美者仍收获了较理想的乳房形态。
幸运的是,最终唐影选择了正规医院进行手术与处理,避免了更严重的并发症。在此,我们寄语广大女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和魅力,外在的美丽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此类“注射丰胸”虽然简单,但是并不安全,甚至遗祸无穷。
医生强调,用于注射丰胸的材料层出不穷,但目前没有一种材料是被正式批准用于注射隆乳的。比如:
骨粉
化学名羟基磷灰石,又名微晶磁、珊瑚骨,并不能靠注射进入人体,它的水分经过吸收会变硬,还不能被吸收和降解,形态非常分散,不妨想像往身体内注入沙子一样,打进去容易取出来非常难。
游离硅胶或硅油
是一种含硅元素的聚合物,几十年前风靡全球,在世界各国被用作隆胸的注射乳房成形术材料。上世纪五六十年,因其安全性问题,在美国停用。但是它目前在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使用。此类物注射后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迁移到胸壁、胸膜腔、腹部和上肢等部位,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形成明显的肉芽肿和引起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导致皮肤炎症、坏死和瘘管形成等。
奥美定(聚丙烯酰胺凝胶PAAG)
曾经被一些美容机构用来注射至面部和乳房,坑害过无数女性,其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术后几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乳房肿块的形成或在乳房下皱襞、腋窝、胸骨和锁骨下区域扩散形成皮下结节,迁移或外渗,还会进入脑部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2006年已明令禁止使用。
生长因子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它更可怕,往往被包装成“玻尿酸”注射入胸部,生长因子会被组织吸收,收到人体信号以后可能出现疯长,如果不规范的刮取,可能激惹生长因子,出现更糟糕的后果,实际上,它根本无法取出。
乳房是离心脏最近的器官,它的美不仅在于视觉,还在于触觉和自身心理。希望通过医美手段丰胸的女性,建议到正规、专业的机构详细了解,目前医美专业推荐的丰胸方式只有两种:植入式硅胶假体和自体脂肪移植。除了这两种以外,都不推荐!
当然,如果已经接受了注射丰胸的女性,也不要随便处理,更要定期到乳腺专科复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