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首页 > 健康知识 > 妇幼保健 > 你的宝宝缺钙了吗?

你的宝宝缺钙了吗?

发布日期:2016-02-03

     缺钙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现象,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多只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殊不知缺钙会给宝宝带来更多的危害。其实,家长们要发现宝宝缺钙的表现并不难,
    婴儿缺钙的表现: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
    夜惊、夜啼。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由于小儿精神烦躁,不易入睡,头部不断摩擦枕头,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一圈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婴儿湿疹
    多发于头顶、颜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患病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然后变成水疱、糜烂、结痂。
    7.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12个月后才能学会迈腿走路。由于骨质软化,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8.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9.常有串珠肋软骨增生
    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在一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10.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1.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一般母乳喂养充足的情况下6个月内不需要补钙,每天保证宝宝840毫升左右母乳量就可以满足宝宝对钙的需求,如总量低于此值的80%,宝宝则可能缺钙。另外奶粉喂养及超过1岁不再依赖母乳喂养的饮食不均衡的小儿也容易缺钙。因此如出现了以上症状,建议妈妈们到医院向专科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专业人员通过了解小儿的饮食史并结合小儿生化检查的结果会科学的给出妈妈们建议。
    怎样预防宝宝缺钙?
    1.要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较奶粉含钙量高,且利于宝宝消化吸收。对于婴幼儿来说,补钙最好的食品就是奶和奶制品。
    2.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因为母乳或奶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一般不能满足小儿的需求,通常足月儿要在出生后两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预防量400IU/日,补充到2周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一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
    3.婴儿出生1个月后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每天晒太阳1-2小时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因为玻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冬天如果怕孩子着凉的话,可以在屋里开着窗。
    常见补钙食品吃法:
    1)虾皮 将虾皮用水煮10分钟捞出(这样可去盐、砷),剁碎拌饭;
    2) 芝麻酱 直接吃或抹花卷、馒头上吃;
    3) 豆腐皮 剁碎拌饭或直接吃;
    4) 豌豆 弄熟捻碎做成豌豆糕或直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