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驾,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会使人产生嗜睡、头晕、幻视、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的药品后仍然驾驶的行为。易产生“药驾”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焦虑类药,抗抑郁、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类药、心脏病用药以及降血糖类药。
感冒药可引起嗜睡、困倦
一些抗感冒复方制剂如小儿氨氛黄那敏颗粒、新康泰克等都含有抗组胺成分扑尔敏,主要不良反应就是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除扑尔敏外,苯海拉明、酮替芬可引起嗜睡、倦怠等反应。如果感冒,可选白加黑,白片不含扑尔敏,不会引起嗜睡。
解热镇痛药使部分人听力减弱、大量出汗甚至虚脱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药物会让部分人身体不适,引起听力衰弱、大量出汗甚至虚脱等症状。因个体差异,故造成的危险因人而异。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并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给药剂量。
停用催眠、抗焦虑药短时间内仍可残留睡意
以苯巴比妥为例,偶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不可驾车。佐匹克隆等新型的催眠药不良反应减少,应用日益增多,但在服药期间仍然需要避免驾车与精密作业。
服降压药初期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传统降压药利血平、硝苯地平,可引起嗜睡、头痛、眩晕。推荐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取代普通的硝苯地平片、降低复方降压制剂中的利血平含量等措施,提高了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高血压人群合理使用新型降压药物有利于驾驶安全。但在服药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重驾车。
降糖药物可引发药物性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引起低血糖反应最为多见。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会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从而影响驾车安全。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如何避免 “药驾”风险呢?
一、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药驾”的知晓率。
二、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防范药驾。
三、司机在看病和服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以提示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 服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3) 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超剂量用药。
4) 服药期间如感不适,不可勉强开车。(药剂科 梁伟劲)
不知道“药驾”,你OUT啦!
发布日期: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