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首页 > 健康知识 > 妇幼保健 > 早期筛查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哪些人群要筛查?

早期筛查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哪些人群要筛查?

发布日期:2018-06-05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肠主要负责营养吸收,大肠则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粪便。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龄化的加剧,以上海为例,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低速度持续上升,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七位一跃成为第二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会混淆痔疮、便秘等情况,病情继续发展,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三种高危行为要重视
    如果您还有以下三种情况,请不要轻视,及时到医院检查原因,避免病情恶化:
    首先,在日常饮食中,长时间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的人更容易患结肠癌。这些人很少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但更喜欢“口味比较重”的饭菜,尤其是对中青年上班族。他们经常在外面的餐馆吃饭,但他们不知道餐馆里的菜一般味道很重,各种盐和油都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此外,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外,长期吸烟、饮酒、腌制、熏制食物等,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其次,经常便秘、便血,小心大肠癌。很多人认为便秘是由少喝水或少蔬菜引起的,其实许多结直肠癌患者也会便秘。通常在结直肠癌后,肿瘤会引起肠梗阻或梗阻,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直肠癌也会造成肛裂、痔疮便血,结直肠癌病人的粪便是混合在一起的粪便和血液、粘液血,像脓性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小心直肠癌被当作痔疮去医治。
    第三,有家族史的人。 如果家里有癌症,特别是直系亲属,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议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进行体格检查,每年一次,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筛查可降低大肠癌76%-90%的发病率
    大肠癌被认为是全身各系统中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除1%-5%的大肠癌为遗传性恶性肿瘤外,其余大部分为散发性。散发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多遵循腺瘤-癌的演变过程,由腺瘤发展为大肠癌平均需7—15年,为大肠癌的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机会。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大肠癌筛查,将可能转化为肠癌的腺瘤切除,可降低大肠癌76%-90%的发病率。
    目前,国内外很多地方都相继进行了大肠癌筛查,像美国、英国、日本等,我国的上海、天津、浙江等地也先后开展了大肠癌筛查工作。美国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在长期开展大肠癌筛查的地方,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有明显的下降(大肠癌死亡率下降约30%),且呈现筛查参与率越高,大肠癌死亡率下降越明显的趋势。
    结肠镜检查并不可怕,一般15-20分钟可完成。结肠镜能直观全结肠和直肠,是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但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一般没有病变的检查需要15-20分钟,有可疑病变需要切除检查的时间略长。
    哪些人群要筛查
    ●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
    ●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
    ●有长期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
    ●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
    ●长期精神抑郁,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