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门诊经常有因为“耳朵流脓”来就诊的小朋友,“耳朵流脓”医学上属于耳溢液,或称为耳漏,是指外耳道积聚或流出液体,为耳病常见症状,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
耳流脓最多见的原因是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中耳炎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不适当的挖耳、游泳、外伤等都可继发感染引起中耳炎。症状可先出现一侧耳痛、发热反复等症状,小儿的症状较严重,当炎症发展致鼓膜穿孔,就出现了耳流脓的症状。耳朵流出的液体多数为黄白色粘脓性的分泌物,有时带有血性分泌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患耳反复间歇性流脓,脓多有臭味,伴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
在小婴儿中,耳流脓多见于外耳道疖。多数是由不适当的挖耳、游泳、洗澡和洗头时不洁的水进入耳道或呕奶时奶汁流入耳道等原因引起。症状表现为患儿穿衣、洗澡等接触到一侧患耳时,婴儿哭闹不安,当脓肿形成破溃后婴儿疼痛缓解,较少哭闹,表现为患耳流脓稠液体。检查时见外耳道大量黄色的脓血性分泌物,外耳道肿胀隆起,耳道变窄。
耳流脓也可由外耳道炎引起。可由挖耳、不洁水中游泳、耳外伤等原因引起,症状反复,伴耳道瘙痒、疼痛等症状。耳漏性质多为黄白色稀薄液体,可有臭味。如合并真菌感染,可见白色、黑色或黄色的霉苔,耳道潮湿时可见分泌物呈干酪样,常有腥臭味,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有些油性的耳屎泡湿后也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常被误认为“耳流脓”。患者偶有耳堵塞感,无耳痛等其他伴随症状。这种油性耳屎通常不需特殊处理,有堵塞耳道等症状时可以冲洗或取出。
当耳漏性质为清水样时,应高度怀疑脑脊液耳漏,特别是伴有颅脑外伤情况时更应该提高警惕,借助影像学检查和分泌物葡萄糖定量测试鉴别脑脊液耳漏,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引起不良后果。
耳朵的多种疾病都可引起耳流脓或耳漏,大家一旦出现耳流脓,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耳流脓的性质和专科检查特征,判断耳流脓的原因,给予及时的治疗,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耳鼻喉科 刘慈仁)
耳朵流脓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