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许多人都受过便秘的困扰。据统计,广东地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接近10%,老年人群中则更高。便秘就像塞车,不仅会给肠道添堵,还会影响身心健康。我院内窥镜中心主任苏利国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便秘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如果放任不管,就很容易引起难以逆转的大问题。他建议患者需要科学认识便秘,不要乱吃清肠便药物,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什么便秘?
俗话说,“便秘不是大毛病,解不出来真要命”,那怎么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便秘呢?苏利国副主任医师介绍,排便费力、大便干结、排便不尽感、肛门堵塞感、需手法辅助,每周自发排便少于3次,不用泻剂不会出现稀便,这些情况都是便秘。
容易引起慢性便秘的人群
1、老年人2、抑郁3、长期不活动4、高卡路里摄取5、服用的药物数量(独立的不良反应)6、不正常性行为7、女性(研究发现女性便秘的发病率更高)
据了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便秘人群多发。少年儿童饮食普遍过于精细,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饮水量少;老年人体力衰弱、生理功能衰退、大肠蠕动缓慢,又因功能性便秘而长期使用导泻剂;办公室一族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压力山大;女性进食量较少、饮水不足,孕产妇营养过剩、活动不足等都容易患上便秘。“便秘与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心理、肠道病变、全身性病变及医源性等都有关系。”苏利国副主任医师介绍,便秘的病因复杂,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将慢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混合型便秘三种类型,每一类型的便秘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诊断时需要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乱喝各种通便茶当心结肠黑变病
苏利国副主任医师介绍,慢性便秘虽为良性疾病,但是病程周期长,治疗效果缓慢,部分患者会出现便前的恐惧、焦虑,进一步加剧了便秘症状,这样的“难言之隐”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精神折磨,痛苦不堪。有的患者病急乱投医,乱喝各种通便茶。“我们平时接诊中发现,那些乱喝各种通便茶的患者,肠镜发现大肠色素沉着,肠子发黑,肠道布满了棕黑色的花纹,就像蛇皮,这就是结肠黑变病。”目前市面上的所谓便秘茶,均含有番泻叶、大黄、蓖麻油、芦荟、酚酞等泻药成分。刚开始饮用,确实能达到通便的效果,但长期饮用的话,泻药的刺激性会导致结肠动力下降,便秘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此外,长期滥用泻药还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据了解,结肠黑变病是以结肠黏膜褐色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非炎症性病变,有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长期便秘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我们就遇到过有一些老人突然便秘,以为喝点泻药,排出来大便就会舒服点,但是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大肠里长了东西,这就掩盖了症状,延误了治疗时机。”苏利国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出现长期的,普通方法难以解决的便秘,千万不要乱用泻药,及时做个肠镜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疾病,找到引发便秘的真正原因。
建议科学认识便秘,学会日常保健
据介绍,便秘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便秘指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够改善症状,无需用药或少许用药;重度便秘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对于起病早期或者轻度便秘,主要是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来缓解便秘,如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增加饮水,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中重度便秘,在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的基础上,加以药物辅助排便。常见的药物包括一般性泻药、肛门栓剂以及经肛灌肠。有研究表明,肠道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微环境,对缓解便秘有一定的效果。对于顽固性便秘或有明确病因(如排出道梗阻)的便秘患者,经过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人治疗意愿强烈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另外,在预防便秘方面,苏利国副主任医师认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非常重要,一是在饮食上,多食用促进肠蠕动的粗纤维食物,如黑面包、燕麦片、菠菜、芹菜、萝卜、黄花菜、菌类、木耳、海带等。鼓励白天尽量多饮水,慎用或忌用烈酒、浓茶、咖啡、韭菜、蒜、辣椒等刺激食物,坚持定时定量进餐。宜吃能产气的食物,如洋葱、豆制品、萝卜等来刺激肠道蠕动。忌过多食用糯米、高粱、莲子、柿子等。有通便作用的水果:猕猴桃、草莓、雪梨、柠檬、菠萝等。二是在运动和作息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慢跑、太极拳、八段锦、呼啦圈、跳绳;平日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尽量避免过多熬夜,避免过劳或过于安逸,保持身心的愉悦,让身心有所寄托、有所追求,还能有效的缓解忧郁和焦虑状态,对身体健康有莫大的帮助,均能有助于预防或缓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