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医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们:肚子疼反反复复,多则每天好几次,少则近半年几次,不定啥时候说肚子疼,大多以脐周为主,不痛时蹦蹦跳跳,正常人一个,痛起来哭闹、不吃饭、不上学……医院各项检查无特殊,小孩痛苦,家长焦虑。
近日,我院儿童消化内分泌综合科住院部收治了一位10岁小男孩,因反复腹痛半年余入院,半年来遭受腹痛困扰,不定时说肚子疼,大多以脐周为主,每周肚子脐周疼1-2次,多则每天1-2次,阵发性出现,严重时难忍受需要请假休息,家人非常焦虑,期间前往周边各大医院、诊所就诊,有的医生让查个腹部彩超,看腹部淋巴结增大,告诉家长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有的怀疑是Hp感染,查Hp也阴性,西药、中药都试过了,效果不佳,病情反复,不仅影响食欲逐渐营养不良,还影响了学习。
最后患儿来到我院儿童消化内分泌综合科就诊,张伟锋主任详细病史询问、查体以及完善各项检查,最终排除器质性病变,诊断为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并且为患儿“量身定制”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肠道微生物群系、红炉拔筋改善肠道功能、调整饮食结构、改善作息、心里疏导等。经过一周治疗,小男孩的腹痛终于未再发作,终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状态。
张伟锋主任介绍,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疼痛,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童慢性腹痛门诊治疗或儿童消化专科就诊,在专业医生详细病史询问、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情况下,尽快明确诊断,专业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孩子早日摆脱疼痛的困扰。
慢性腹痛分为器质性腹痛与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指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持续性或频发性腹痛。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内脏痛觉敏感性的改变、脑-肠互动异常及心理异常状态有关。此外,环境影响、饮食刺激、情绪异常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功能性腹痛。
什么是儿童功能性慢性腹痛?
(1)症状持续2个月;
(2)症状每周发作 >1次;
(3)排除器质性或生化异常。根据症状特点,儿童功能性慢性腹痛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腹型偏头痛。
此外,有部分患儿因便秘导致反复腹痛,便秘经有效治疗,大多腹痛随之消失。部分学龄期儿童腹痛与情绪相关,经有效情绪疏导可缓解。
功能性腹痛有哪些特点?
腹痛的部位:多在脐周或脐上部近腹正中线;
腹痛的性质:为隐痛或钝痛,少数呈痉挛性疼痛;
腹痛时间:腹痛间歇时吃、玩如常,很少夜间痛醒;持续时间每次小于5分钟,多数患儿不经处理可自行缓解;发作次数频繁(>3次)。醒来或睡觉时抱怨,日间活动时没有症状。
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提高警惕?
持续右上腹或右下腹不适;
吞咽困难;
未控制的体重减轻(10%以上);
生长迟缓;
反复呕吐;
慢性腹泻,尤其是夜间;
消化道出血(可见血便或粪便隐血阳性);
不明原因发热;
关节炎;
排尿异常;
体格检查异常发现,如腹部包块、肝大、脾大、腹肌紧张;
家族史:如炎症性肠病、Celiac病、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腹部病变;
青春期延迟;女性生殖系统异常(痛经、停经);夜间痛醒。